工伤保险代缴“坑”惨企业!这个案例告诉你背后有多可怕!| 劳动法库
牛某平是某甲公司(派遣公司)的员工,被派遣到河南某某邮电有限公司工作。2022年5月9日在一次核酸检测后骑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遇车祸死亡,被认定为工伤。某甲公司委托某乙公司为牛某平代缴了工伤保险。李某延(家属)向河南省社会保险中心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被拒绝。争议焦点:
在用人单位(某甲公司)委托第三方(某乙公司)代缴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工伤保险待遇应由社会保险中心支付还是由用人单位承担?
法院的判决和理由:
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均判决驳回李某延的诉讼请求,即工伤保险待遇应由用人单位(某甲公司)承担,而非由省社会保险中心支付。
法院的主要理由如下:
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且缴纳主体应是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的这项义务,委托第三方代缴并不符合法律规定。本案中,牛某平与某甲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因此某甲公司是法定的缴费主体。
虽然某乙公司为牛某平缴纳了工伤保险,但这并不能改变某甲公司作为用人单位的责任。法院认为,虽然缴纳了保险费,但因缴费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社保中心可以拒绝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的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费用。
案号:(2023)豫01行终842号
小编注:按照本案工亡发生日期的赔偿标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就达948240元,还不算丧葬费家属抚恤待遇这些,参见:2022年度最新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公布(2022.1.17),全部待遇加起来公司得赔偿上百万了!公司老板得哭死了!
结合这个案例,对用人单位委托第三方代缴工伤保险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
一、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导致代缴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是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定主体,且应在其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这里的“用人单位”具有特定含义,指的是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委托第三方代缴,本质上是用人单位将本应自行承担的法定责任转到了不具备法定资格的第三方,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导致代缴行为的法律效力存在重大瑕疵,甚至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本案公司的行为也违反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关于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参加社会保险的相关规定。
二、工伤保险待遇无法获得社保基金支付的重大风险
用人单位与参保单位主体不一致,这是委托代缴工伤保险最核心、最直接的风险。由于代缴行为的合法性存疑,导致实际用人单位与参保单位(第三方)不一致。当职工发生工伤需要申请工伤保险待遇时,社保经办机构有权以“用人单位与参保单位不一致”为由拒绝支付,使职工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基金的保障,从而引发劳资纠纷。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的的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在委托代缴的情况下,如果社保基金拒绝支付,则该条款将直接适用,意味着所有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都将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这无疑会给用人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经营风险。
三、用人单位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的风险
1、虚构劳动关系或提供虚假材料的风险。一些不规范的第三方代缴机构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可能会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伪造工资流水、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进行参保,这不仅严重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扰乱了社会保险管理秩序,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欺诈罪等刑事犯罪,用人单位和第三方代缴机构的相关责任人员都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2、《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等相关法规的约束。这些法规明确禁止通过虚构劳动关系等手段虚构参保条件、违规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行为。用人单位委托第三方代缴,一旦被查实存在上述违法违规行为,将面临社保部门的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改正、追缴社保费、罚款等,严重的还会被纳入社会保险严重失信人名单,影响企业的信用记录。
四、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严重损害
1、工伤待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由于社保基金可能不予支付,最终的工伤保险待遇能否得到足额、及时的支付,完全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自身经济状况和履行能力,一旦用人单位经营不善或恶意拖欠,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劳动者维权成本和难度增加。在委托代缴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工伤纠纷,劳动者需要同时面对用人单位和第三方代缴机构,法律关系变得复杂,维权难度和成本都会显著增加。
五、其他潜在的法律风险
1、用人单位内部管理风险。委托第三方代缴,容易导致用人单位内部对社保缴纳情况的监管缺失,可能出现漏缴、欠缴等问题,从而引发劳动争议。
2、商业秘密泄露风险。委托第三方代缴,可能要向其提供大量的职工个人信息、工资信息以及企业的经营信息等敏感数据,存在信息泄露和被滥用的风险,可能损害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3、第三方机构经营风险。如果第三方代缴机构自身经营出现问题(例如倒闭、跑路等),也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社保权益受到损害。
六、司法实践中的倾向性意见
司法实践中,裁判机关一般认为用人单位委托第三方代缴社保的行为不合法,如果因此导致职工无法获得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用人单位将承担全部的工伤保险责任。即使第三方实际缴纳了社保费,也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的责任。
综上,可以看到,委托第三方代缴工伤保险,看似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实则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不仅可能导致工伤保险待遇无法获得保障,还会使企业面临行政处罚、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其中的法律风险,依法履行社会保险义务,才是保障企业自身和职工合法权益的正确选择。
案例编辑 | 劳动法库小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