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建议 01 实践中,劳动者在履职时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但是劳动者应当如何赔偿?承担多大的责任范围?就需要用人单位合理确定了。 02 结合司法审判情况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负有忠实和勤勉义务,在履职过程中存在重大过错情况下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根据过错原则承担相应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处置类似事件时,应当注意: (1)用人单位应当对事件调查结果,确定确凿证据,并经劳动者本人确认; (2)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否可归咎于劳动者本人; (3)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时的主观状态是否存在重大过错; (4)相关制度对于造成损失的标准和处理后果是否明确。 03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