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招聘网»论坛 职场必备 HR智库 查看内容

0 评论

0 收藏

分享

[社保医保] 农民工工地受伤,无需确认劳动关系,可直接申请工伤?

农民工在工地上发生工伤,可以选择按照工伤主张赔偿,也可以选择按劳务关系主张提供劳务者受害赔偿责任。




但只能二选一,不能同时主张。本文仅讨论走工伤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如果是按照工伤赔偿的话,一般需要先确认劳动关系然后,申请认定工伤,但也有例外情形。




如果面对施工单位将工程转包或分包给包工头个人,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于农民工在工地受到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这种情况不需要劳动者先去确认存在劳动关系,该施工单位直接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即使农民工与用工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只要农民工是在施工单位工地上班,属于农民工身份。用工单位应当为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如果没有购买,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可按照保险赔偿的目录进行起诉。




但是农民工需提供基础证据证明施工单位将劳务分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包工头,以证明施工单位用工主体身份,才能被认定为工伤。











相关法律援引: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规定: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由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




2、根据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建筑施 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3、2013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34号)第七条规定,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由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职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三)单位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职工因工伤亡的,指派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四)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五)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103号)(以下简称“人社部发〔2014〕103号意见”) 一、完善符合建筑业特点的工伤保险参保政策,大力扩展建筑企业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建筑施工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对相对固定的职工,应按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建筑项目使用的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八、落实工伤保险先行支付政策。“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建设项目,职工发生工伤事故,依法由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施工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用人单位和承担连带责任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不支付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用人单位和承担连带责任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应当偿还;不偿还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追偿。”




6、《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第二十一条:“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为施工人员办理参保,施工人员发生工伤的或以建设项目参保,但施工人员在保险生效时间开始之前或保险终止时间之后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待遇,建设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7〕53号)等规范性文件精神,要求完善符合建筑业特点的工伤保险参保政策,大力扩展建筑企业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即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对相对固定的职工,应按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建筑项目使用的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

  

以上规定仅对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用工主体责任予以定位,并未确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拟制由违法转包、分包的用工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违法转包、分包的用工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后有权向自然人提起追偿权纠纷之诉,最终按照违法发包单位和自然人之间过错大小和程度,确定双方应承担的终局民事责任。

  

建设方/发包方/承包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本单位承包的工程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劳动者系由上述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公司或个人招录,根据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时用工单位应当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该责任是在不存在劳动关系前提下,用工单位承担相应的工伤保险责任。




事实上,建筑行业是较为特殊的行业,容纳了大量的农民工,为保障建筑行业中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聘用的职工因工伤亡后的工伤保险待遇,加强对农民工的倾斜保护和对违法转包、分包单位的惩戒,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确立了因工伤亡职工与违法转包、分包的承包单位之间推定形成拟制劳动关系的规则,即直接将违法转包、分包的承包单位视为用工主体,并由其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复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网络公益分享
管理员
主题 224
回复 0
粉丝 0
圈子声明:
1、本帖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或公开资料。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客服微信号:beihaihr,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4、在有版权侵害或争议时,本站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下架本文。